面皮,一直都以其軟糯爽滑為特點,穩(wěn)坐漢中小吃的頭把交椅。追根溯源,這樣的特色美食產生至今已有千年悠久歷史,現(xiàn)已成為名揚華夏的中華名小吃。
優(yōu)質大米,水泡一夜,硬米變得酥軟,磨成米漿以一定的比例兌水,上籠蒸制。從籠屜里揭出來,一張張面皮雪白溜軟,刷上熟菜籽油,大刀快切。調以特制的調料湯和大顆粒辣椒油,方是正宗地道的漢中面皮,再配以菜豆腐,就是漢中人的靈魂早餐。
每到陽春三月,漢中油菜花開的時節(jié),在接待外地游客參觀游覽的過程中,作為導游不僅要講解漢中的山水美景、歷史典故,同時也要介紹當?shù)氐拿朗场嫫ぁ?/p>
憑借著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二季之東風,漢中面皮呈現(xiàn)在世人面前,榮登“中國十大經(jīng)典地方早餐”金榜。不僅如此,去年8月11日,CCTV-17大型融媒體行動《田園過大節(jié)》走進陜西漢中——“秦巴飲食文化節(jié)”,漢中的各種特色美食出現(xiàn)在大銀幕中,畫面中最讓人流口水的,當數(shù)漢中面皮了。
經(jīng)過歲月的沉淀,漢中面皮早已不是簡單的地方民間小吃,因其獨特的魅力升華到文化、精神層面,成為了聲名遠播的天漢大地飲食文化名片。2011年,“漢中面皮制作技藝”列入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2021年,漢中全市注冊面皮經(jīng)營戶3000多戶,從業(yè)人員1.5萬人,店鋪和線上線下年銷售額達20億元。
隨著面皮行業(yè)的不斷發(fā)展,各縣區(qū)也都有自己的創(chuàng)新和改良?;蜍浥椿騽诺馈⒒蛳滔慊蛳憷?,或熱乎或溫涼……無論品牌連鎖,口碑老店,甚至街邊小巷不起眼的無名小店,每一家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味道。各家求大同存小異的做法,使得面皮的口味百花齊放,各具特色。
勉縣人的一天,要從一碗雞湯面皮開始。一張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皮,切條裝入碗中,加少許焯熟的菠菜黃豆芽做底料,加入熬制好的濃濃的雞湯,最后澆上一勺香噴噴的芝麻辣椒油,碳水與油脂的融合讓打工人一整天能量滿滿。
2021年,糊糊面皮火了。與一般面皮相比雖缺少光滑柔韌的口感,但入口更軟和細膩,一整張面皮不切直接放碗里,讓面皮充分吸飽湯汁,拌著爽口的豆芽,鮮香無比,回味無窮。
佛坪的面皮也是整張直接溜到碗里。不同的是,佛坪面皮碗里調料水多、湯燙,有時熱面皮剛端上來還燙嘴,需要先晾一晾或用嘴吹一吹才能入口。他們也不用辣椒面炸制油辣子,用的是渾辣椒,這樣能更好地保留住辣椒的原香。
被人津津樂道的鋪鎮(zhèn)的黑面皮,其實是大米中加入了黑米,蒸出來的面皮黑紅透亮,加以靈魂佐料芝麻碎,軟與脆的完美結合,不禁讓人唇齒留香。
檳豆面皮同樣也是漢中人心中排得上號的美味面皮,是以米漿中加入適量比例的檳豆磨成的粉,調水和勻后蒸制而成,是傳統(tǒng)面皮的巧妙改良,同樣也展現(xiàn)出了漢中人對于美食的向往。
根植于市井民間的面皮,變化出不同的味道,因而有不同的擁躉。配以黃瓜絲或滾水氽過的黃豆芽、土豆絲、菠菜、芹菜墊于碗底,本地人把這些配菜親切地稱為“底墊子”。
不同的還有油辣子,每一家知名的漢中面皮,都有各自密不外傳的油辣子制作秘籍,不但講究配方,還講究火候和各種調料加入順序,面皮里面的“文章”大有學問。
“太想念家鄉(xiāng)的味道了,必須安排一波!”
從祖?zhèn)鞯氖止ぶ谱髅嫫ぜ妓嚨綑C械化量產、真空包裝運往全球各地,漢中城固漢子老鄭真正讓鄉(xiāng)愁伴著家鄉(xiāng)美味“飛”起來了。
老鄭名叫鄭植圓,經(jīng)營面皮生意已有三十余年。從兒時看家里大人蒸面皮、賣面皮到自己開店,再到如今坐擁日產10萬袋真空面皮的自動化生產線,他見證了漢中面皮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巨大變化。
建立加工廠、研發(fā)半自動生產線、在平臺上直播帶貨……七八年時間,鄭植圓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想法,在保證品質和口感的基礎上,做活做強面皮產業(yè),實現(xiàn)技術與科技革新。目前公司已建成真空面皮生產線1條、日產7200瓶辣椒油生產線1條、日產2萬袋方便水泡面皮自動化生產線1條,成為陜南最大也是唯一一家面皮現(xiàn)代化生產供應基地。
歷經(jīng)了千年的傳承,又緊跟上時代的創(chuàng)新,漢中人用一摞蒸籠、一勺米漿,解鎖了經(jīng)濟密碼,過上了蒸蒸日上的好日子。
來源:漢中發(fā)布